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于云霆聚酯新“寡头”时代来临,谁掌控了市场涨跌-血腥清洗已上演,谁已死在了黎明前夜?-纺织材料交易中心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4-14 653 次浏览

于云霆聚酯新“寡头”时代来临,谁掌控了市场涨跌?血腥清洗已上演,谁已死在了黎明前夜?-纺织材料交易中心

于云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2017年,
纺织行情似乎一下又火了起来,
纺织工厂的朋友都反应事情太多,
人手不足,忙不过来;
也许又是一个丰收年吧?
到底是形势回暖,还是回光返照,
这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当我们都隐约感觉脚下原本熟悉的大地不再那么坚实,就是时候该按下暂停键,认真思考并认清前路。
行业迈向寡头时代,游戏难度变为HARD模式
纺织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发展期,完成全民造富运动之后,这个游戏难度升级了:
截止2017年11月,中国聚酯有效产能达到5055万吨,长期处于停车装置产能有神羊、春晖、建杰、赐富(涤丝装置未开)等。2017年,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环保倒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退出生产舞台;国际间贸易摩擦加剧,我国聚酯相关产品出口频繁遭遇“反倾销”。近几年,随着新增产能及老旧产能的重组,聚酯市场产能集中度高的特征逐渐显现,主流聚酯工厂对市场格局及价格走势的预判及控制力较强。
今年以来,聚酯市场可谓风云变幻。龙腾、红剑、明辉、海富、南方等数套聚酯装置易主,而接盘者多为聚酯行业内龙头企业。恒逸集团在去年年底收购龙腾化纤后,今年3月再度出手把红剑也拍入囊中。

另一方面,恒力、盛虹炼化工程也顺利进行中,桐昆集团则是大手笔投资35.08亿,同时启动两个差别化纤维项目建设,再到4月份新凤鸣集团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而近日随着盛虹集团也借壳东方市场进入资本市场,自此,在聚酯“琅铘榜”上排名前6位的龙头大佬已悉数登陆A股市场。

恰逢此时,涤纶长丝又巧借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风暴等因素,整体市场产销两旺,现金流飙升至近年来高位。良好的利润情况也让聚酯负荷维持高位运行,前期停产装置亦在被收购后迅速回归市场。而无论是新产能或是旧装置复产,聚酯行业已在风云变幻中逐渐呈现出一种新格局。

从中国涤纶长丝产能分布来看,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而2016年全年,涤纶长丝产能为3307万吨,全年产量为2293万吨,产能利用率在68%左右。

目前行业前六大涤纶长丝企业桐昆、新凤鸣、盛虹、恒逸、恒力、荣盛占总产能的35%,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未来几年,涤纶长丝仍在扩产的仅桐昆、新凤鸣、盛虹等大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龙头企业的战略规划上来看,上市融资是实体聚酯企业扩能及提升竞争力的快速途径。而随着前期聚酯龙头融资渠道已打通、上游布局基础已夯实的背景下,定价权等竞争优势也将牢牢掌握在它们手中。未来市场将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即中小聚酯企业在无资金补给、无价格优势下如不另辟新径,生存将异常艰难,最终大鱼吃小鱼的格局将再次出现,而市场将出现新寡头格局。
血腥清洗不可避免,但 新“寡头”时代,我们看到一些新趋势
而除却化纤行业,整个中国制造业也正面临着新“寡头”时代的来临。未来行业血腥清洗不可避免?那年对于行业是喜是忧?
早在2015年,经济观察报在一篇封面文章中预言了“寡头时代”的来临。10月,携程和去哪儿宣布合并,而在国资领域,“国家公司”的崛起刚刚起步。借用“寡头”这样一个词,只是想说明,未来在中国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将是他们——那些在各个领域获得重要话语权的大公司。他们既可能是一轮又一轮央企重组整合的产物,也包括互联网催生的一代,比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在新经济的红利中,这些公司几乎变身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公司。
现在这样的趋势愈加明显,甚至成为市场的逻辑。应当说,是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催生了掌握强大话语权的巨头公司。无论背后驱动这种变化的是资本还是行政力量。这些公司可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资源,他们也有更强的投资于未来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一定会诞生更多的世界级公司。这不仅是愿景,而且正在成为现实。中国市场的宽度和深度早已提供了这样的可能,近4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也为这些公司的诞生做好了准备。
不过现在我们却想说,这并不完全。或者说,我们希望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这种变化本身。动态地看,即使是这些公司,也没有哪个可以说自己拥有绝对的掌控力。更何况,不是所有的大象都会跳舞。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那种大公司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从市场角度看,他们变得更大的同时也可能随时都在蕴育着自己的颠覆者。
还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公司还可能面对截然不同的考验。比如经由央企整合形成的一批国家公司,它们对标全球市场,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国内市场的集中并不必然带来竞争能力的等量提升。这些企业要让1+1变成一个更有竞争力的1,毫无例外要遵循企业和商业的逻辑,比如怎样才能完成公司治理的优化和企业文化的重塑,实现大而高效,并始终保持创新活力,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公司。否则伴随时间的流逝,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会失去现在的荣光。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趋势正在发生。比如上面讨论到的两类公司之间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反应。BAT入局联通混改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最近发文说,鼓励国企以各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想象一下,如果电信、铁路、航空等领域的国企混改,BAT都有份参与,而且这些企业也反向持有BAT的股权,中国公司格局和经济生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方略下,这样的交互与深度融合影响几何?坦率而言,现在看清他们的影响或许并不容易,但这定然值得关切。
最后还是要说,永远不要低估市场的力量。虽然一些领域的开放缓慢而艰难,但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都可能改变某些行业的基本逻辑,你不知道谁会是你真正的竞争对手,甚至垄断者面对跨界攻击也会无能为力。所以我们还是期待那些注定发生的颠覆与重塑。尽管直到现在为止,他们的面孔或许仍不清晰。但只要市场仍然在为他们的出现提供着可能,我们就总有机会见证他们漂亮的一击,战胜那些看起来不可撼动的“大块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见证这样的绝杀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它将表明中国为创新提供了足够好的土壤,也为商业的进化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塑造着我们一直期待的未来。
来源:中国绸都网、经济观察报
编辑:化纤头条,转载请注明出处
添加朋友搜索纺织材料交易中心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纺交中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