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贝儿公主【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东易宏润

全部文章 admin 2014-12-12 635 次浏览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东易宏润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原文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dpcq,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郭炳坚,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只有“道”董鄂宛宁,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解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一段,提出上士、中士、下士三种人。人的确是有很多层次,每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中其境界也会不一样。
每一个人都具备六道之根性,有时候我们肉身动物的面跑出来了,就有畜生性;有时候人心跑出来,我们就具备人性有时候菩萨心肠来了,我们就变菩萨;有时候神性的东西出来了,我们就变成天人。这些不同的状态,每个人都具备。那么上士,就是欲界的需求较少,平时常处在恬淡虚无中的人。这样的人,只要一闻道,他马上了悟是怎么回事,因为他对有形的东西不执着,而对无形的东西很敏感,所以一闻道就“勤而行之”辣味英雄传。
假若一个人有欲界的需求,但对艺术或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更多,他闻道之后纯即,是好像知道,仿佛有点感觉但又不是很清楚,这就是中士,“若存若亡”南宫公主。而对于那些像动物一样特别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十分在意物质生活的人,你若和他说什么道,他就觉得你很愚蠢,就会笑,因为他觉得这根本是子虚乌有,完全不可信。
你说有神灵,他打你都有可能,对无形的东西根本不信。这种便是下士,闻道肯定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就是描述道的胜义性,不可言传,不可表达,是种高深的胜义境的觉悟,不是我们用凡胎肉眼看得见的,所以一个凡夫俗子,很难了解到。有的人品性很高,听到道,马上就学,就修行了;有的人若存若亡,他从道理上想想,“可能有哦”范天恩,但是又想“反正我又没见到”,总是似是而非的状态;那么其余大多数人,就是大笑,认为“这些东西全是假东西,根本不足以信”。这是描述了三种人,说明道是不容易闻到的。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着退,夷道若颣。
这就是说,真正的道是无形的,我们用肉眼去看,肯定是看不见的。所以“若昧”,根本看不到。“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是描述道与我们平常的认知是相反的,所以人机一动,天机就灭,人类所追求的东西与道往往是相悖的。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真正有德的人,温翠苹他修行的时候都不愿让人家知道,比如做善事都不留名,生怕别人知道,这叫“修阴功”。若想让人家知道,就说明他心里不是有德,那就是人机了,故意去彰显,“你看我有德啊,我做了一件好事啊,我帮了你你记住啊”。这种人的心灵是小人之心,君子肯定是不让你知道,帮了你都不想让你知道。这就是“反者道之动”傅芬芳。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薛刚反唐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与前几句同样的道理,描述道与我们的俗见都是相反的;胜义的东西与世俗的东西刚好是相反的;人机与道机,是相反的。所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尚书》),也是表达二者相反的道理两朝皇后。人心都是拿起一把刀,不符合的就砍,而佛是放下屠刀;人机往前走,道机是退着的,所以上文说“进道若退”。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善贷,善于布施,善于帮助别人,好比现在有贷款,给钱给你用。真正的道,贝儿公主不是往自己这里搜刮,而是把自己的给人家,“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道心和社会人心那一套东西完全是相反的。人都是往上跑,道却是像水一样往下流暴风刑警,往最低洼的地方去。修道与做人其心灵之境界差异太大,所以修道不容易啊,从俗人来看,修道的人那真是傻乎乎,纯粹一个蠢人。老子说“众人察察,我独昏昏;众人昭昭,我独闷闷”,完全与众生是颠倒的。事实上是众生颠倒,众生自己本末倒置,把有形的东西看得比无形重。根本都不知道有是无生出来的,不去抓无反去抓有交大绿岭,这不是颠倒吗?众生就是颠倒的,不颠倒就不是迷而是觉了。

评析
本章前面先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反映。“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成其为“道”。在后面所引的十二句成语中,前六句是指“道”、“德”而言的。
后六句的“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指“道”或道的形象,或道的性质。所以引完这十二句格言以后,用一句话加以归纳:“道”是幽隐无名的,它的本质是前者,而表象是后者。
这十二句天门中学,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多种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中,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出辩证法的真谛。这是极富智慧的。

了解更多有关《道德经》的文章,点击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