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聚芳园【视频】旗袍之美,百年风情-海派旗袍浦东荟

全部文章 admin 2019-11-23 677 次浏览

【视频】旗袍之美,百年风情-海派旗袍浦东荟

旗袍之美,百年风情




●●●
民国记忆,百味杂陈:有百乐门歌舞的喧嚣,有革命和暗杀的惨烈,它在商人的香烟中变得晦暗迷离石狮人才网,在军官的枪声下变得哀鸿遍野,在旗袍女子的回眸一笑中又变得婉转清晰。
“中国人不太赞成太触目的女子”,张爱玲这样说。不触目的“美”:削肩、细腰、平胸。古代男子喜爱那种丁香小乳,纤巧而不丰腴,似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寓意。直到民国,中国女性终于在波及全国的“放乳运动”中得以昂首挺胸。广东省开风气之先,颁布禁止女子束胸案:限三个月内所有全省女子,一律禁止束胸……倘逾限仍有束胸曹作兰,一经查确,即处以五十元以上罚金,如犯者年在二十岁以下,则罚其家长。

一、从满汉到中西
旗袍在清初已有,为旗女之袍,圆领、袖口窄、没有开衩。中后期仍保持着直身的外形,衣身更加宽肥。满汉文化不断影响,服饰互相借鉴,在20世纪20年代,新式旗袍应运而生。女学生的“文明新装”呈上袄下裙,但已摒弃了清代繁琐的镶滚装饰,力求简洁:袖口宽大,时称“喇叭袖”或“倒大袖”,裙子纯黑,不加装饰,长至脚踝。与此同时,上海的职业女性开始流行穿进口丝袜。

民国女士的“丝袜”造型
丝袜与传统的布袜相比,更加性感,丝袜搭配高跟鞋成为当时女性的时尚装扮。绒、呢、纱、秀丝等多种多样的布料供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的时尚女性挑选。如果说清代的旗袍改良是满汉交融,那么从民国开始的大刀阔斧的变化可算作中西碰撞。旗袍开始收腰,下摆逐渐变短,摆线提高至膝盖,露出白皙的小腿。
20世纪30年代,上海南京路上举办了第一次时装展览会,“新式旗袍”的出现奠定了旗袍在中国女性服装史上的经典地位。电影明星对旗袍情有独钟,大众女性纷纷效仿。
20世纪40年代,战火连绵,物资匮乏。这时的旗袍衣摆、衣袖大大缩短,装饰上崇尚质朴淡雅。1943年,宋美龄访美期间身穿一袭黑色缎面旗袍,言谈举止优雅大方,这位颇富传奇色彩的女性被推选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抗战胜利后,东方小巴黎的繁华奢靡达到顶峰。旗袍的改良更大限度的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各式各样的镶滚装饰、时髦配件也卷土重来。50年代末,旗袍逐渐为中山装、人民装代替。60年代,旗袍连同配饰一起,在中国大陆销声匿林珈安迹。大陆高调的“朴素”之于香港、台湾低调的“优雅”如同锣鼓唢呐之于丝竹管弦。“交相辉映”这个遵纪守法的形容词用在这里却是那么的别扭。

(唐瑛、陆小曼)
二、旗袍女子的花样年华

在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里,张曼玉几乎每场换一件旗袍,幽暗的灯光,吱吱作响的实木楼梯,孤寂的背影牵动着无数寂寞又躁动的心。旗袍是女人的第二层皮肤,再没有哪一种服饰比它更能展示女人的身体曲线和审美品位。电影里的张曼玉台词很少,沉默是诠释孤独的最好的方式,而那些旗袍女子的花样年华也很少被常人提起。

(胡蝶)
张子静在《怀念我的姊姊张爱玲》中写道:“她穿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大红颜色的底子,上面一朵朵的蓝色和白色的大花,旗袍两边都没有纽扣,穿的时候要像穿汗衫一样钻进去。”张爱玲试图通过狂欢式的奇装异服来掩饰内心的不快乐南海归墟。她自己设计的服装鲜亮、明媚、惊世骇俗。我并不觉得张爱玲有多美,她高抬着下巴,露出细长的脖颈,目无下尘。

(张爱玲)
她的小说中有种叫“香云纱”的旗袍料子,香云纱古称“莨绸”,其制作繁复,需30多道工序:先把中草药压碎煮成药汁,浸泡织物,由烈日暴晒聚芳园,待干透后,再浸泡、暴晒,如此反复20多次才成为半成品,还要用富含铁质的河底矿物泥涂封莫岐,继续暴晒、晾干,朴贤善 再涂封、暴晒、晾干,经过数次才能制成面料宋修德。香云纱蕴含天然植物和矿物精华,散发着植物的清香,故而得名。宋庆龄、史良、陆小曼等都钟爱香云纱旗袍。
香云纱的制作工艺

但名媛的生命之美与衣着华贵并不能完全等同。林徽因的旗袍多是中规中矩,棉布材质。只有一件不同,便是与梁思成婚礼上所穿的那件,头饰新颖别致,两旁的披纱衬着中间的缨络,这位建筑学家为自己设计的旗袍充满了民族情调。

(林徽因)
民国知识女性的雍容气度难以尽述,唐瑛与陆小曼可算作一对知己。1927年,两人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恒友家具,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位于上海静安寺路一栋三层小洋楼里,其宗旨在“新”而不在“贵”。总设计师系从法国和日本学习美术回来的江小鹣,人们对于那段历史如是描述:1927年的冬天,上海以及附近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大街上,凡是有时髦女子出现的地方,就会有一道道由云裳牌大衣组成的靓丽风景。

(唐瑛)
唐瑛的一生都是靓丽的,她家境殷实,极注重打扮,就算在家每天也要换三套衣服。她最钟爱的旗袍滚边上有一百多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用金丝银线秀成。纽扣光彩夺人,每一颗都是价值不菲的红宝石。唐瑛看到喜欢的洋服并不买,而是将样式默记于心,细微处做出别出心裁的修饰,再交给专配的裁缝制作,从不担心与别人撞衫。毕业于上海教会贵族学校的唐瑛讲一口地道的牛津英语,她用英语表演的京剧《王宝钏》受到热捧,其昆曲演唱也不输名伶。
唐瑛的哥哥唐腴序才智相貌同样出众,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以至于刺客以貌取人,刺杀宋子文时将其误杀。那时,宋子文正在追求唐瑛,本来就不喜欢政客的唐父视宋子文为灾星,而宋子文既感恩于唐家又有愧于唐家楚才杯,对唐瑛的爱恋就此搁浅。唐瑛的第一任丈夫是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李祖法,此人善于经营狮山大学城,但对文艺不感兴趣,二人分离时,留下一位六岁男孩宁采儿,即是日后成为美国著名舞台设计大师的李名觉。她的第二次婚姻十分幸福,丈夫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侄子熊七公子,被唐瑛视为同道中人。

(陆小曼)
相比而言,陆小曼的人生色调就冷艳了许多,她是个高傲的女子,绘画、文章、戏剧样样都好,才貌双全,追求完美。在离开只会赚钱不懂感情的王庚后,毅然与徐志摩在一起,后来又怨徐志摩不会赚钱,不能承担她每月3万元的花销。徐志摩飞机遇难时,她才29岁,一个月后她执笔写下《哭摩》,那一句:“你不要一个人在外逍遥了,忘记了闺中还有我等着呢。”令人动容怜惜。陆小曼是吸食鸦片的,一位不到30岁的少妇,侧卧榻上,吞云吐雾该是多么悲凉啊!她会艳羡唐瑛么?也许会吧,但她不会知道,宋子文离开后,他写下的20多封情书一直被唐瑛深锁在小抽屉里。
三、对月一声留
最后一滴咖啡喝完了,还想写写荧幕上的胡蝶、阮玲玉重生平淡人生,又觉得再怎么写也写不完满。

(周璇)
再往后,旗袍沉寂了20多年,在大多数人眼里,旗袍太过时了。它只是出现在影视剧里和餐饮服务业,做工也不那么精细。到了90年代后期,世界时装舞台上刮起一股中国风,“龙凤呈祥”的元素常常出现在外国设计师的作品上,这种“图必有意,文必吉祥”正是“京绣”的宗旨,一针一线都精致华贵。刺绣为旗袍锦上添花,粤绣构图繁而不乱,湘绣以中国山水画为题材,“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蜀绣的传统针法有百余种,精细严谨。苏绣“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名扬海外。
在现代的香港,住着中国“末代旗袍师傅”刘安庆,他13岁拜师入行,到现在对顾客仍沿袭“小姐,太太”的传统称呼。旗袍制作上坚持东方韵味,一个滚边也要花费三天。旗袍的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细腻和精巧,单说盘扣图样,就有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琵琶扣、蝴蝶扣、葫芦扣等十余种。他评价现代人千篇一律,太不讲究。65岁的刘安庆师傅谈到旗袍工艺时,感叹道:这手艺如夕阳,再过段时间恐怕没有了……
前年去上海,并没有看到传统的旗袍店柑橘凤蝶幼虫,也许是我没用心去找。


旗袍的历史是近代中国的百年风情史,丝线缝起了过往旧时光,缝住了民国女子的绝代芳华。旗袍的命运同人的命运一样,不可问,不可测。看看30年代的照片和广告,旗袍女子多把目光投向远处,似回味又似憧憬,仿佛夜上海依旧歌舞升平,竹枝词仍饶有兴致地描绘着她们绰约的风姿:娇娆故作领头高,纽扣重重纽不牢,但诩盘来花异样,香腮掩却露樱桃。

作者简介:
独活亦从容,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琵琶手(九级),喜爱读书,写作。微博地址:http://weibo.com/u/3172922793?topnav

来源:民国文艺
编辑:“海派旗袍浦东荟”编辑部
转载须知: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海派旗袍浦东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免责声明:本公共账号发布的文字及图片有原创、转载或改编,一切为了更好地与大家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任何问题敬请告诉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 END -
追寻海派旗袍文化只有一指的距离

长按二维码 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