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霆肤浅差文(深度好文的反面)——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
于云霆11.结果偏误
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投机。它们疯狂地、自然也 是纯随机地买卖股票。
一年后,约一半猴子的投资都赚钱了,另一半亏钱了。第二年这帮猴子又是一半赚钱,另一半亏钱。
长此以往,10年后大约只剩下1000只猴 子,它们的每次投资都是正确的。
20年后就只剩下1只猴子每次投资总是正确的——它成了亿万富翁。我们就叫他“成功猴”吧。
媒体会怎么反应呢?他们会冲向这只动物,去阐述他的“成功原理”。
他们会找到某种 原理:也许这只“成功猴”吃的香蕉比其他猴子多,也许它坐在笼子的另一个角落里,
也许它是头朝下吊挂在树枝上的,或者也许他捉圣子时思考的时间很长。
它一定拥有某种成功秘诀,否则它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表现呢?
一只20年来总是作出正确投资决定的猴子,怎么可能只是一只无知的猴子呢?不可能!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一个经典例子就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事件。这座军事 基地是不是应该疏散呢?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自然应该疏散。因为有大量线索说明,日本即 将对其进行袭击。不过这些线索是事后回顾时才显得这么清晰。
在当时的1941年,存在无数 自相矛盾的线索。有的说明要袭击,有的说明不会袭击。
要判断是否疏散,必须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过滤掉我们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尤其是珍珠港果真遭到了袭击的 事实)。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 然。
12选择的悖论
任何人走进一家卖手机的商店,许许多多的手机款式和资费套餐会让他头晕目眩。
然而,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是将我们与计划经济和石器时代区分开的东西。
但这也有一个‘‘度”,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质量。专业术语称之为选择的悖论。
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
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
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
怎么办?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
请你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它们。你要明白,你永远作不出完美的选择。
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
你就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吧。 在生活伴侣这件事上也是如此。
只有最好的才适合你吗?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情况恰恰相反: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13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得很明显,卖方总是将他们的房价估计得高于市场价格。
在房主看来,市场价格经常是不公正的。是的,因为房主对他的房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他认为可能的买方应该一同支付这份情感的价值——这自然是荒谬的。
巴菲特年轻时,有人提供给他一个利润特别丰厚的投资机会,只可惜他当时手里没有流动资金。
要进行新投 资,他必须卖掉他的股份,但他没有这么做。禀赋效应阻止了他。
让我们放弃要比让我们囤积难得多。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在房子里堆满废物,
也说明了为什么邮票、手表或艺术品的爱好者很少将他们的收藏拿出来交换或出售。
禀赋效应不仅神化了我们已经拥有的财产,甚至神化了我们可能会拥有 的财产。
佳士得和苏富比这样的拍卖公司就以此为生。谁参与出价到最后,谁就感觉这件艺术品可能会属于他了。
相应地,该物品对买主就具有了额外的价值。他突然愿意支付比他原 打算出的更高的价格了,退出竞价则会被当成损失。
因此,在大型拍卖时,经常会导致“赢家的诅咒”:拍卖的赢家反而是经济上的输家,因为他出价过高。
应聘一份工作却没有成功,会很失望。如果你知道,一直坚持到了最终环节,然后被拒绝了,你的失望还要大得多,这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你要么成功,要么不成功,其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结论: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 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14忽视概率偏误
有两种赌博:第一种赌博你有可能赢1 000万,第二种赌博你可能赢1万。你会 参加哪一种呢?
如果你在第一种赌博里赢了,你的生活将会彻底改变:你可以辞掉工作,从此靠利息生活。
如果你在第二种赌博里赢了,你可以美美地前往加勒比海度假,然后一切照旧。
第一种赌博赢的概率是亿分之一,第二种赌博赢的概率是万分之一。
感情冲动会将我们拉向第一种,虽然客观地看,第二种赢的概率要大无数倍。
在1972年的一次经典研究中,人们将实验室的受试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受试者被告知, 他们肯定会遭到一次电击。
第二组被告知,他们遭受电击的危险只有50%,也就是第一组的一 半。
研究人员在试验时间快结束时测量受试者身体的紧张程度(心跳频率、神经紧张、手心盗汗等)。
结果惊人:没有区别。两组试验受试者同样紧张。随后研究人员将第二组受电击的概 率降到20%,然后降到10%,再降到5%。
结果:还是没有区别!当研究人员提高预期电击的强度时,两组受试者的身体紧张程度都增大了。
但即使是这样,两组之间也并无区别,他们增大的幅度是相同的。这表明: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累计奖金的多少及电压的强 度),
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
我们投资创建一 家公司,是因为可能的利润让我们垂涎,但我们忘记了(或者懒于)查明新企业实现这种利润的概率。
在媒体报道了飞机灾难之后,我们就会取消已经预定的飞行,根本不考虑发生飞机 坠毁的概率是多么微小。
许多投资爱好者仅靠对比利润率来比较他们的投资。对他们来说,谷歌股票的利润率是 20%,要比利润率为10%的地产好两倍。
更理性的做法当然是,考虑这两种投资的不同风险。但是,正因为我们没有天生的风险感,我们经常忘记风险。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
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15稀少性谬误:
将受试者分成两组,请他们评价饼干的质量。第一组得到整整一盒饼 干,第二组只得到两块。
结果:第二组受试者对饼干质量的评价要比第一组高得多。这一试 验经过多次重复——结果都相同。
广告里常说:“库存清货。”广告牌上常会醒目地写道:“仅今天有售!”这都示意着时间的紧缺。
艺术品商人知道,在大多数画下面画个红点有好处,这意味着:大多数已售。
我们会收藏邮票、硬币或老式汽车——虽然它们再也没有用途了。
没有一家邮局承认旧邮票,没有哪家店会收塔勒、十字币或赫勒,老式汽车再也不允许上路了。
这都无所谓,关键是它 们稀少。
再来看另一个试验:请大学生们按照漂亮的程度依次排列10张招贴画——为略表谢意, 他们可以得到其中的一张。
5分钟后又告诉他们,排名第三的招贴画没有了。然后找个借口请 他们重新评价那10张招贴画。
结果,再也没有了的那张招贴画现在突然升级为最漂亮的了。 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
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 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笔下两个悲剧性青年男女的爱情因为被禁而更加强烈。
这种反应不一定都是浪漫式的:在美国,学生派对的主要目的就是喝得烂醉如泥——因为法律禁止21岁以下的人喝酒。
结论: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
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16锚定效应:
每当我们进行估计时——莱茵河的长度、俄罗斯的人口密度、法国的核电厂数量
我 们都会使用锚定效应。我们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大胆地从那里闯入陌生地。
要不然我们该怎么估计呢?凭空随便说一个数字吗?那是不理智的。
愚蠢的是,我们也会将锚定在根本站不住脚的地方。
带领大学生和房地产从业人员参观一套房子,随后请他们估计这套房 子值多少钱。
之前发给他们一个(偶然生成的)“销售价格表”。不出所料,大学生们,也就是非职业人员,受到了锚定效应的影响。
表格上的价格越高,他们给房子的定价就越贵。而房地产从业人员,他们能独立地作出判断吗?
不,他们受任意设定的锚的影响和非职业人员一样大。因此,一个对象的价值越无法确定,
房地产、公司、艺术品——就越容易受锚定影响,就连职业人员也无法避免。
现实生活中,锚定效应随处可见。科学证明,如果老师知道一位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 就会影响他给学生的新论文打分。
在这里,过去的成绩起了锚定的作用。许多产品在包装袋 上刊印的“建议销售价”也是一个锚定。
职业销售人员知道,他们必须先设定一个锚——远在他们报价之前。
在首次与客户交谈时,他就会设定一个锚——通常会高出内部价很多:“亲爱的顾客,当您收到报时,请不要吃惊:我们为您的一位竞争对手做过一个类似的项目,价格在500万左右。”
锚就这样设定了,于是价格谈判就从500万欧元开始。
17规避损失
那些粗心大意或涉身大风险的人还没来得及将他们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就死掉了。
只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幸存了下来。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代。
我们估计损失要比估计收益多得多,这不足为奇。如果你损失了 100元,你消耗的快乐感要大于我送你100元让你获得的快乐感。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
因此,如果你想说服某人,请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论据,而要说他这样做可以规避一种可能的损失。
让我们以希望人们及早识别女性乳腺癌的宣传为例。当时有两种传单。
传单A的说法是:“请每年接受乳腺癌检查,这样你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罹患的癌症。”
传单B的 说法是:“假如你不每年接受乳腺癌检查,你是在冒可能罹患的癌症不能被及早发现和治疗的风险。”
每张传单上都有一个电话号码,供读者打电话索取额外的信息。结果表明:传单B 的读者打电话的人多得多。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员工都有畏惧风险的倾向。站在他 们的立场,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如果做成某件事情最多会带给他们一笔奖金,
但一旦失败就有可能让他们丢掉工作岗位,那他们干吗要冒这种风险呢?在几乎所有公司的所有情况下,
风险都大于可能的收益。如果你作为董事长抱怨你的员工缺少冒险精神,那你现在知道是为什么了——规避损失。
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
走在大街上,一张凶恶的脸要比一张友善的脸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恶行要比善行更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当然也有例外:在事关我们自己的时候。
18错误的因果关系
对一座城市的消防行动的调查证明,火灾损失与每次投入的消防人员的数量有关:动用 的消防人员越多,火灾损失就越大。
于是市长立即宣布停止招聘,削减了预算。它说明了因果的混淆。火势越大,投入的消防人员自然就越多,相反的逻辑当然是不成立的。
再看另一个例子:科学家们发现,长期住院对病人有害。这对所有医疗保险公司都是一个喜讯,投保人的住院时间尽可能缩短对它们有好处。
可是,那些马上就可以出院的人,理所当然比那些必须长期住院的人更健康。但这并不是说长期住院就会导致不健康。
或者以这个标题为例:“科学证明:每天使用XYZ香波的女性,头发更浓密。”
我们可以 科学地证明这一联系,但这还是说明不了什么,更加说明不了是香波让她们的头发长得更浓 密。
同样可能是因为浓发女性喜欢使用XYZ香波(也许正因为那上面写着:“专门适用于浓发”)。
最近我看到有研究表明,家里书多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这一研究导致家长们发疯似 的买书。
这是错误的因果关系的一个好例子。真相是:受过教育的家长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家 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家长受过教育的家庭,通常要比家长没有受过教育的家庭里书多。
关键不是书多书少,而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的遗传基因。
错误的因果关系的最好例子是出生率下降和德国的仙鹤配偶数量下降之间的联系。
如果 画出1965~1987年两条线的发展,它们几乎可以完美地重叠在一起。
那么,真的是仙鹤送子吗?不可能。因为这是一个纯属巧合的相互关系,肯定不是因果关系。
结论: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 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就像仙鹤和婴儿一样。
19光环效应:
硅谷的思科公司是新经济时代的宠儿。根据经济记者们的解释,它什么都做得对:最好的客户定位、完美的策略、招揽客户的手段非常巧妙、独特的企业文化、有魅力的首席执行 官。
2001年,思科公司的股票价值损失了80%,还是那些记者们却反过来指责企业存在正好相 反的问题:糟糕的客户定位、策略不明确、招揽客户的手段不巧妙、没有魅力的首席执行 官。
事实上,无论策略还是首席执行官都没有更换,只是需求变少了——可这与思科公司一 点儿关系也没有。
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Halo” 一词与打招呼毫无关系,而是英语里代表“神圣光环”的词。
在思科公司的例子里,光环效应特别明显:记者们让股价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公司的内部质量,而不去进行更仔细的研究。
光环效应的作用方式总是一样:我们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比如一家企业的 经济发展形势,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比如管理质量或发展战略。
于是,我们倾向于认为一家声誉良好的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更好,虽然没有客观理由证明此事。
而那些在某一个行业成功了的首席执行官们,人们就会认为他们在所有行业都会成功,哪怕是在私生活中也必须是模范。
心理学家桑代克在近100年前发现了光环效应。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 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
美貌是得到研究最多的例子。几十项研究都证明,我们会自动认为漂亮的人更可爱、更诚实、更聪颖。
事实也证明,有魅力的人更容易事业有成。光环效应在学校里就已经得到了证明:教师们会本能地给长相好的学生打出更高的分数。
广告业很擅长运用光环效应,相应地就有许多名人在广告中微笑。
一位职业运动员 为什么会是一位咖啡机专家?这从理性上是无法解释的,但这并不影响广告的成功。光环效应的“阴险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意识的。
当出身、性别或种族成为主要特征,普照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征时,这个效应就会造成不幸。
你不必是种族分子或性别歧视分子,就会成为它的受害者。光环效应会模糊我们的视 线,就像它使记者、教师和消费者们发昏一样。
光环效应偶然也会产生美丽的后果——至少短期内是美好的。你曾经爱得昏天暗地过 吗?那你就会知道,一道光环能照耀得有多强。
你所崇拜的人会显得非常完美:魅力出众、 智慧、讨喜、心肠好。即使你的朋友指出他存在明显缺点,你也只会认为那是一种可爱的怪僻。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
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世界级交响乐队就是这么选择队员的,他们让选手在一块幕布后面演奏, 通过这样做来避免性别、种族或外貌影响他们的评价。
我衷心地建议经济记者们,不要靠季度数据来评价一家公司(这已经有股市解决了),而要更深入地挖掘下去。这样挖掘出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但有时很有教益。
20预测的错觉:
“两年内朝鲜将发生政权更替。” “阿根廷的葡萄酒不久将比法国的更受欢迎” “10年后人人可以去太空散步。” “15年后将不再有原料。”
专家们每天都在用他们的预测轰炸我们。这些预测有多可靠呢?直到几年前都没有人花 时间验证过它们的准确性。
后来伯克利大学的教授分析了总共284位专家在10年内所作的82361个预言。结果,预测 的准确性几乎不及你询问一台随机数字生成器。
事实证明,最糟的预测家恰恰是那些媒体关 注度最高的专家,尤其是世界灭亡预言家,其中又以瓦解论的代表为最。
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
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的权利。他们预测错误时没有“坏处”,但 如果预测正确,就会获得关注、咨询委托和出版机会等“好处”。
由于这种预测的代价为零,我们正经历一场真正的预言膨胀。于是,越来越多的预言纯属巧合地猜中的概率就会上升。
理想的情况是,强迫预测家们付钱给一个‘‘预测基金”——比如每个预测1 000元,如果预测正确,专家就可以将他的钱连同利息一起拿回;如果预测不正确,这笔钱就交给一个 慈善基金会。
什么可以预测,什么不可以预测呢?
比如我在预测我一年内的体重变化时误差就不会太大。而一件事情越复杂、时间跨度越长,其未来的发展变化就越多。
气候变暖、油价或汇率的走势几乎是不可以预测的。发明则是完全不可能预测的。
如果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们会有幸 获得什么技术,它们此刻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我为此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会对每个预测报以 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随后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 机制?假如他是雇员,如果他不断出错,他会失去他的工作吗?或者他只是一个自封的预测大师,靠图书和报告增加他的收入?
第二,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有多高?他在过去5年里作 过多少预测?其中有多少应验了,有多少落空了?
最后,引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一句话:“我不作预言。我从没做过,我永远不会做。”
这其实就是老编的上一篇《几十个常见的思维误区》的中篇,老编就是想做个实验,看看换个名字和图片,点击量会有什么不同。
极致而不极端,简单而不简约,
每天一点拙见,希望能有所启发!
长按下图关注极简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