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于云霆肘鼓子声腔系列(扽腔五音戏)艺术交流圆满成功-博兴县剧团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3-20 510 次浏览

于云霆肘鼓子声腔系列(扽腔五音戏)艺术交流圆满成功-博兴县剧团

于云霆 2018年6月22日、23日,为期两天的肘鼓子声腔系列(扽腔-五音戏)艺术交流在我团举行。本次艺术交流活动是博兴县扽腔剧团和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联合举行的,是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五音戏艺术表演培训》的活动之一,将有利于推动肘鼓子声腔系列剧种更好的发展。
6月22日,我团精心准备了一台扽腔剧目:《孝子桥》选场、《廉政灶》、《罚镇长》进行了演出,并把扽腔的起源对“五音戏艺术表演培训班”各位学员们进行了讲解。

扽腔《孝子桥》

扽腔《罚镇长》
6月23日,五音戏艺术表演培训班的学员们又带来了精彩的五音戏传统保留剧目《两亲家顶嘴》、《王小赶脚》的演出,为此次交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五音戏《两亲家顶嘴》

五音戏《王小赶脚》
肘鼓子声腔介绍:
在品类繁多的山东地方戏中,有一种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姑娘腔为主调衍化形成的戏曲声腔——肘鼓子声腔。大约在清嘉庆年间,流行于山东地区的“姑娘腔”逐渐形成为民间演唱形式的“肘鼓子”,当时的“肘鼓子”以一人演唱为主,唱时用手摇晃纨扇形、柄缀铁环的狗皮鼓,当地的土语称这种持鼓动作为“肘”(即“扭”的意思),所以人们将这种演唱形式称为“肘鼓子”。
在“肘鼓子”向各地流传的过程中,受不同地域方言、民俗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分化和变异,分别形成了扽腔、五音戏、柳琴戏、茂腔、柳腔、东路肘鼓子等剧种。
扽腔介绍:
起源于博兴一带的扽腔与上述剧种出于同一个源流,是肘鼓子声腔的北路,亦属肘鼓子声腔系统中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的一支。扽腔,亦称灯腔、北路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是主要流行于博兴、广饶、滨县、高青、惠民、沾化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扽腔约诞生于19世纪初年,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06年,录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