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于云霆肥胖会遗传?不要再用这种借口骗自己了-易问医askdr

全部文章 admin 2019-03-23 504 次浏览

于云霆肥胖会遗传?不要再用这种借口骗自己了-易问医askdr

于云霆
减重遭遇挫败时,心中最容易浮现这样的念头:我就是遗传不好,再怎么努力也是没用的!
紧接着是一连串的兵败如山倒:将失败合理化、自暴自弃、放弃先前努力的成果。最后体重回复到原点,心情更加沮丧,进入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中...
史考特要从源头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遗传会影响人的胖瘦体态,不过它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一分钟健身教室在过去的文章中曾向大家介绍过这个论点。
最近又有一篇相当有趣的文献,进一步证实了「人定可以胜天」。遗传不如人绝不能当作自我放弃的借口,我们来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芬兰的同卵双胞胎研究
史考特今天会长成这副德性,除了来自爸妈的基因以外,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饮食、运动习惯,甚至教育水平、工作环境等条件共同塑造每个人最终的样貌。
在这些复杂的交互作用下,要研究个别因子如运动、饮食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有多少成分是来自遗传,又有多少是后天造的孽。

也因为这样,同卵双胞胎研究就显得特别有价值。让遗传基因一模一样的两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能够让我们排除遗传因子干扰,分离出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这正是芬兰人所做的事。
芬兰学者从他们国家的人口数据库中抓出202对男性同卵双胞胎进行长期追踪。双胞胎因为基因相同,又通常住在同个屋檐下,生活习惯往往极为类似。
幸好,研究者找到10对运动习惯相差极大的双胞胎:一位热爱运动,一位是沙发马铃薯。这些双胞胎们的独特处境,让他们成为了肥胖研究中珍贵而稀有的宝贝。
基因相同,运动习惯却不同的双胞胎,会产生甚么样的差异呢?

运动助您战胜宿命

双胞胎间平均活动量差三倍以上(LTMET 1.2 vs 3.9),LTMET 3.9约等于慢跑半小时或快步走一小时。




更惊人的是,研究者以核磁共振扫描双胞胎脑部时,发现喜爱运动的双胞胎在大脑基底核与前额叶皮质区的灰质明显比不爱运动的对照组多。

翻译:运动者大脑的某些部分比较大
通常年轻人的大脑结构稳定,在迈入老年之前应不至于有显著变化。因此本研究的发现特别令人惊奇。
据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运动者常使用大脑内控制与规划动作(motor-planning)的神经,使得这个区块比普通人发达。
读者们,我们以后可以很有信心的跟别人说:哥/姐在健身房练的不只是肌肉,哥/姐练的是脑。
过去的研究也告诉我们:
脑部灰质减少可能与糖尿病相关;
灰质退化的老年人的步行速度明显较慢;
有比较大颗的大脑应该不是甚么坏事。
另外有值得注意的几个点:
这些双胞胎在20多岁时的运动习惯是相似的,仅在长大后因家庭工作的需求,而产生差异;
研究者调查发现,双胞胎间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差异。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这些体脂、有氧能力差异,应该大多是源自于运动习惯不同;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说仅三年的运动(或不运动)就能对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

结语
人们在遗传条件上是生而不平等的。
有些人大吃大喝、抽烟、饮酒一辈子也不发胖,不生病;有些人宣称他们只要一天不跑步、不节食,体重就会开始上升。
但尽管出发点不同,透过后天的努力,我们绝对可以在某个程度上扭转命运,让自己的健康、体态、聪明才智变得更好。
起跑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经过仅三年的运动(不运动)后,身体竟产生如此大的差距。
各位读者,您希望自己三年后变成甚么样子呢?
版权声明:本文获版权所有者(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易问医】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本文转载自网站【一分钟健身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