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霆聚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在采访王继才、王仕花事迹的日日夜夜-中国国防报
于云霆文/本报记者 武天敏 柳刚 宫玉聪
飞机南翔,高铁北上。夜宿孤岛,晓行渔港。
连日来,寻访王继才、王仕花事迹的人们舟车辗转,奔赴开山岛,像潮水一样,来了又走了。
震撼之余,疑问也像海浪在人们心头起伏——
芸芸众生,守过海岛的人极少,更不要说坚守小岛32年。一对与大多数人经验、阅历几乎没有交集的平凡夫妻,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的崇敬?
网络时代,各种刷屏信息极多,走心励志的故事也车载斗量。发生在大陆一角、黄海一隅开山岛上的那些事情,为什么持久地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开山岛,王继才一家人心中永远的家。本报记者 张 雷摄
主题词之一:选择
逆行的背后,是一种担当
1986年,王继才、王仕花登上开山岛。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这一年,新华社宣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安排5500万城镇人口就业;这一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就在两年前,灌云县所属的连云港市,已经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成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到城里去,到外企去,到赚钱多的地方去……当时代的机遇之门訇然打开,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种田糊口、耕海牧渔的人们,发现了改变命运的无限可能。
就在这一年,王继才和王仕花选择了“逆行”,登上了这个看得见岸上红尘喧嚣,又与世隔绝的开山岛。
当多彩成为时代的天幕,当选择成为人们的时尚,两位平凡的农民,在许许多多容易让人眼花缭乱、轻易取舍的抉择面前,表现出坚定的取向和非凡的定力。
逆行!尽管王继才和王仕花登上开山岛的年代,还没有这个网络热词,如今的人们,依然愿意去追问:如果他们不去守岛,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单凭一身力气,王继才也能发家。”一名船老大回忆,刚上岛时,膀大腰圆的王继才“嘿”地一声,把偌大一筐鱼一下子就端到船下。船老大惊讶地说:“你守什么岛啊?跟我干吧!”
是啊,“龙王只翻一个身,海水倒退三万丈”,灌河入海口百里滩涂,芦荡茫茫,水鸟翔集,鱼肥虾美,是个聚宝盆。灌河也被称为“中国的莱茵河”“苏北的黄浦江”,是个流银淌金的好地方。
记者在燕尾港镇寻访和王继才年纪相仿的人,有人做水产养殖生意,有人开饭店,有人当老板,日子过得富足安逸。很多人家的儿女到了大城市,就连王继才家也有两个儿女在省城安家,而他们夫妻仍然守在岛上。
鲜有人知,开山岛名称的由来居然与金钱有关。传说,远古一天,一只装满铜钱的大船遇到风浪,船员们把铜钱搬进岛上的山洞藏了起来。从此,人们渴望打开山洞,获取财富,就将这座小岛叫做开山岛。
让人唏嘘感叹的是,就在这个连名字都“藏着铜钱”的小岛上,王继才和王仕花一辈子都在和贫困抗争。被誉为“王开山”的王继才,一辈子也没有发财。
“一个国家,总要有人去做一些大事、难事。我们做了,大多数人就不必做。”解读这对夫妻的故事,我们相信,逆行的背后是一种担当。
△32年风雕雨塑,王继才、王仕花夫妻俩默默坚守在开山岛上。王冠军 摄
主题词之二:坚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开山岛”
那天,记者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发问的帖子:驻守开山岛的意义何在?迄今为止,答复为零。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各大门户网站报道王继才逝世的消息后面,跟帖留言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送上鲜花、点亮红烛、撰写挽联、抒发感慨、寄托哀思。
尽管并不明晰守岛的意义,人们依旧敬仰守望者。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开山岛”。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人生课题、大众心结。
一次,一位上岛的记者,给王继才、王仕花带来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王继才看了没有,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一位熟悉他们的朋友肯定地说,王仕花看了!
“和鲁滨逊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命运的航船会搁浅,他们坚守各种各样的‘孤岛’、忍耐艰苦和寂寞常常是不得已为之,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逃离。”王继才的朋友、灌云县高级中学教师贺守能告诉记者,“把坚守作为生活的常态、一生的追求甚至生命的意义,或许你越是感觉匪夷所思,越有可能是对方不同寻常之处。”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记者眼前这位普通的中学老师,已经在讲台上站了35年。三尺讲台,就是他的“开山岛”。因此,他理解“老王的一根筋”,也常说“老王的口头禅”:“习惯了”。他嘴里也常常出现王仕花反反复复说的那句话:“我愿意”。
千金难买我愿意。只要愿意,无论距离远近,无论时间长短,都不是理想到达彼岸的障碍。
今夕何夕?这是一个“游泳达人”凭借肌肉的能量,就能够横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的时代。开山岛外,巨轮轻舟往来穿梭。想离开,只要转念之间。想留下,心里就得有一把锁。王继才、王仕花用32年的时间,坚守一个距离大陆只有9公里之遥的小岛,昭示了什么?
一位网友这样说:“一个人、一艘船、一个村落、一段爱情、一份事业、一种操守、一种爱好、一个心愿……只要你沉醉着、坚持着,不放弃、不离开,人生的意义就会像秋天树上的果实一样,闪耀在你的头顶。”
△参加完丈夫王继才追悼会的王仕花乘船回到开山岛,给他俩种的苦楝树浇水。王仕花将继续守岛。
主题词之三:奋斗
最美的花,常常开在悬崖上
“你想啊,茫茫海天,不是每一朵浪花都能靠岸的。她们弱小的身躯时而被狂风卷起,时而被巨浪囚溺,也许一生都在挣扎、漂泊……”
早在2011年,王继才、王仕花坚守小岛的第25个年头,中国军网记者频道特邀评论员感慨地写了一篇短评。
然而,记者在百度百科“开山岛”词条下,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小岛兀踞在烟波浩淼之中,令人心旷神怡。登岛举目远眺,只见水天一色,海鸥翔集,追逐点点白帆。漫步海岛山径,涛声阵阵,海风习习……
就在这个词条下,开山岛的“人口”一栏中,写着一个数据:2人!
这两位开山岛的“常住居民”,不用说,就是王继才和王仕花。来自人烟稠密大城市的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有时调侃去海上“买个岛”。人们乍来岛上,没准还羡慕他俩“岛主”生活的闲适。
然而,他们不是游山玩水的游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个岛屿,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他们必须履行诺言,坚守使命,像钉子一样扎在岛上,忍受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他们眼中的开山岛,固然不乏美景,但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百味杂陈、酸甜苦辣。如今我们知道,就算是美景,也是他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巧合,灌云县所在的连云港,还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故乡。然而,开山岛的满山花果,不是自然的恩赐,更不是神话的传说。王继才和王仕花32年含辛茹苦,忍饥挨冻,用钢钎凿石窝,从岛下搬泥土,如燕子衔泥、像蚂蚁搬家,才换来满山青翠,桃李芬芳。
当中国农民吃苦耐劳的淳朴本色,在这个小岛上再次熠熠生辉;当我们透过开山岛上萦绕的云雾,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大寨梯田、红旗渠天河;当我们体味王继才那双遍布老茧、被很多人比喻为“岩石一般”粗糙的大手;当我们解读王继才亲手摘下自己种植的桃子,等着上岛老兵夸“甜”的满脸笑容……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奋斗”,也洞彻了“奋斗”与“幸福”之间的逻辑。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没有奋斗,哪有风光?最美的花,常常开在悬崖上。
△王继才夫妇在烛光下写每天都要记录的巡岛日志(2011年11月1日摄)。沈鹏 摄
主题词之四:梦想
有限的琴键,能奏出无限的旋律
王继才和王仕花,这辈子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梦想。
——虽说“民兵也是兵”,王继才的梦想还是当一名真正的军人。王仕花想有一艘船,一艘不需要很大的船。这样丈夫和她就能驾着这叶轻舟,自由地上下海岛,自己运送物资和给养,不再忍受与大陆咫尺天涯的孤寂、儿女骨肉分离的痛苦,也不需要麻烦更多的人。
听惯了渔家的号子,见惯了海上的白帆,尝惯了困守的酸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应该说这是一个不算奢求的梦想。
然而,在生活这条现实的航船上,梦想往往又永远不会超出船头船尾。对于他们来说,更实际的梦想往往就是断粮时盼望一顿饱餐,风雨里盼望云开雾散,孤苦伶仃的日子盼望骨肉团圆……
王继才、王仕花的大女儿王苏,从小想当工程师。她还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设计建造一座连着开山岛的桥。有了桥,爸爸妈妈就会常回家看她和弟弟妹妹。
然而,13岁那年,这个少女的梦想之桥断了。残酷的生活,让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家照顾弟弟妹妹,既当姐姐,又当妈妈。
渴望有一艘船,却无法成为命运的船长,这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境遇。然而,正如音乐是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旋律。
崔智军,这名青藏铁路职工,阅读了王继才、王仕花一家人的事迹,热泪盈眶。他说,感同身受。
生活中即便没有大海,也有孤岛。曾经在贺兰山下炮兵部队服役的崔智军,如今在柴达木锡铁山火车站当调度。
平凡的崔智军,创造了一项“上班之最”——从西宁的家到单位,他每次的通勤距离达到800公里。每个月,他要坐着火车奔波3次,行驶27个小时,行程2400公里。
“上个班都这么难!青藏高原太大了,中国太大了,我们每个人太小了。” 崔智军的梦想,就是努力地工作。他的成就感,就是每次上班,看着一个昼夜大约有90列火车经他调度通过车站,满载人员,满载物资,奔向高原。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这是当代很多“草根”年轻人喜欢的一首歌。
平凡的人生,或许注定负重前行。当无数人踏平坎坷,衔枚疾走,脚下就是中国的梦之路。
△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的最东边举行向国旗敬礼仪式。 李响 摄
主题词之五:家园
高天厚土,吾国吾家
黄海近海,海水浑黄。
环绕着开山岛的这片海水,是黄河染黄的,悬浮着中华腹地、黄土高坡的泥沙。
高天厚土,吾国吾家。
开山岛,连着中南海。得知王继才牺牲的消息,习近平主席作出批示: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去年,习主席还给父女两代戍边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深情勉励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连续两年,习主席关注着一对守岛夫妻、两名戍边姐妹,关注着这些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的可爱而普通的中国人。
华东向东,黄海前哨的开山岛很小,小到不足两个足球场大。
西南偏南,喜马拉雅山下玉麦乡很大,大到堪比一些国家的面积。
无论开山岛,还是玉麦乡,都是祖国版图雄鸡千万羽毛的一根,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一隅。无论汉族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妻,还是藏族的卓嘎、央宗姐妹,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家乡土地的热爱,跨越整个中华大地。
连日来,王继才、王仕花夫妻守岛32年的故事,也感动着更多的中国人。“日落满江红,精忠报国八千里;云浮孤岛碧,大义离家三十年”。江苏泰州网友徐兰燕,写了一幅“赞守岛英模王继才”的挽联。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缅怀王继才的日子里,再唱这首《国家》,很多人对家国情怀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王仕花回忆说:“最难的一段日子,老王还是说,这个岛啊,我们来守别人就不用守了。你姓王,我也姓王,咱们就替咱们老王家守,还不行吗?”
开山岛夫妻哨、玉麦乡两姐妹……我们相信,在中国,这样的人不是极少数,而是大多数。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国家面对种种风浪屹立不倒,面对种种险阻奋勇前行。他们用一种难以替代的方式,履行了砥柱中流的责任。
家家能够屹立不倒,人人可以砥柱中流。这就是我们的新时代,这就是我们的大中华。
△王仕花母子在开山岛上。 宋朋非 摄
主题词之六:关爱
别等明天,从今天做起
原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记者丁勇告诉记者,王继才有个笔记本,专门记载帮助过自己的人。生前他曾说:“我们守岛有寂寞但不孤独,身后有千千万万个好人。”
记者在采访中,也被这样的故事所感动——
2005年高考前夕,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不小心肩膀锁骨断裂,王继才着急了。灌云县杨集镇武装部原部长万道军将王志国接到家中悉心照料,王志国很快康复,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重情重义的王继才提着礼物登门道谢,万道军死活不肯收:“你为国守岛几十年,我为你照顾儿子几十天算什么呀!”
女儿王帆3岁时,从岛上峭壁摔下,昏迷不醒,王继才夫妇高声求救。正在附近打鱼的7条渔船立即收网,迅速向码头靠拢。马力最大的那条船接上王帆,船老大一边开船,一边联系陆地医院作好抢救准备。医生说:“晚送到半小时,孩子就没救了。”
2005年,岸上的老屋实在太旧了,王继才打算修建,又困难重重。县人武部领导帮助协调办齐手续,又安排3个民兵来帮工。镇上的街坊邻居有的拖来一车砖,有的抬来一筐瓦,个把月时间,房屋就修建好了。
小岛缺水缺电,却从不缺爱。在燕尾港镇,码头装卸货物都是要给钱的,但王继才一家例外;王继才3个孩子,从小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们缺什么不管敲谁家的门,乡邻们都会接济一把……
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不要再让“王继才们”流血流汗又流泪,不要再让他们孤独地登场、寂寞地守望、悲壮地谢幕,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在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和把握光荣与牺牲、奉献与代价的平衡点?……
习主席指出,对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爱护。
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开山岛”,守卫“开山岛”的人也应该被惦记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首诗经久流传,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那么,就让“王继才们”先成为幸福的人吧,让他们守望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一个温暖的名字。
更好地关爱奉献者,不需要从明天做起,应该从现在开始。
让我们面朝大海,迎接心中的春暖花开!
投稿邮箱:zggfbgfwx@163.com
责任编辑/ 赵 利
网络编辑 / 李斌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