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英雄联盟中秋活动【采风】石居峰‖记忆中的大庄-秦州微刊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7-13 695 次浏览
【采风】石居峰‖记忆中的大庄-秦州微刊


记忆中的大庄
文/石居峰
大庄大吗?大庄大,它仅耕地面积就有一千八百八十亩,总面积三点九四平方公里;大庄小,全村只有五十八户,三
百二十四人。
大庄远不?大庄真的好远。离市区西路最远的是杨家寺镇,距秦州区约四十九公里,而大庄距杨家寺村却有十五公里。
大庄有两个自然村,一个叫蔺家台子,只有三户,一十二人,至今没有通电;另一个就是大庄村,有五十五户,三百一十二人。
大庄西与礼县的固城乡接壤,北与甘谷毗邻,处在一个三县区交界地带。
大庄平均海拔二千二百米,村庄所在地为二千三百五十六米,最高的是白箭石梁,海拔二千四百五十四米。这里无霜期短,常年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蚕豆、小麦、杨麦等,小麦、胡麻、洋芋等农作物虽然都能种,但产量低而不稳。
大庄有着广阔的草原,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隘路变坦途
大庄是非常偏僻的,而交通不便就显得更加偏僻。在制约大庄交通方面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位于土盆村的小桥,另一个是沿路的河流。
在土盆村,一条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河流将村庄一分为二。在二十世纪末,由当时帮扶杨家寺乡的市物资局党委书记周松林,在河堤上架了一个报废的汽车大梁,然后在上面浇注了混凝土。这座简易的小桥虽然解决了土盆及大庄村的出行问题,但由于桥没有和公路平行,导致大型车辆无法通行。
土盆通往大庄的道路全部处在河谷当中,虽然只有五公里路程,却要过将近四十道河。无数次的过河成为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关键因素。
二零零一年,当时担任甘肃省副省长的贠小苏视察大庄后,给大庄解决了五万元的修路经费。
二零零一年底,乡政府决定在修路经费的五万元中挤出一万元,在土盆村架一座桥。由当时在杨家寺乡的工作组成员、秦州区改水办主任、工程师史文设计,采取搭棚、生蜂窝煤、加防冻剂等措施,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已默默无闻地负重了十七年,至今完好无损的为当地的群众承载着梦想和希望。
二零零二年春季,乡政府与大庄村委会商议决定,雇用了一辆装载机,历时一个多月,对大庄的道路全程进行了改造。新修的道路由原来的过河将近四十道变成不到十道,从此,大庄村告别了行路难的历史。
近年来,经过由杨家寺村向西河逐村实施的通畅工程,终于于二零一六年实现了全线硬化,彻底解决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道路不畅问题。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为大庄村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庄有着极为辽阔的草原,发展畜牧业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长期以来畜牧业收入在全村经济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庄村的大家畜规模养殖始于二零零零年,到二零零三年年末,全村有五十六户,大家畜存栏二百九十多头匹,户均五头多。
大庄除了养殖业收入外,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冉少平还有一项收入就是代养收入。在川区一些人多地少的村,由于没有放牧的草场,在家圈养没有草料,春末夏初,他们便把大家畜交由大庄的农户代养,每天每头大家畜付给代养农户一斤小麦,几个月下来,对口粮短缺的大庄人来说人约离婚后,的确解决了口粮不足的问题。
给前川人代养大家畜,曾为大庄人解决了好多年的口粮问题,但随着种粮比价效益的降低,川区粮食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加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川区农户养殖的大家畜越来越少,这一解决口粮问题的途径也随之消失。
大庄村的规模养殖在二零一二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村养殖八头以上大家畜的有二十八户,共养殖白牦牛二百多头,黄牛三百四十多头,马二百五十多匹,羊三百五十多只。养殖最多是蔺忠换、蔺忠季、蔺忠义弟兄三个,他们共养殖白牦牛二百多头;其次是现任村主任蔺小换,共养殖马五十三匹,羊三十只。畜牧养殖已成为大庄村的支柱产业,在群众的生活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血浓于水
大庄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六点四亩,但由于土壤瘠薄,海拔高,年有效积温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蚕豆、洋麦。其他地方是“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担粮。”而大庄村是“春种万粒籽,秋收一粒粮,有些年份甚至是颗粒无收。”无论怎样做务,始终是广种薄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解决不了口粮问题。
大庄人祖祖辈辈是怎么解决口粮问题的,只有大庄的父老乡亲们知道地师之命格。
二零零零年春末夏初,乡政府在一次不经意的检查中发现,大庄人缺粮了。通过逐家逐户的排摸,大部分户一日三餐吃的是荞面水骨嘟,以酸菜和马铃薯为主。在当时,其他村的大部分农户有的余粮能吃两年,有的能吃三年,而大庄村的大部分农户却断粮了。看到这一切,在场的人都掉下了眼泪。
为此,乡政府及时召开全乡捐款、捐粮动员会梁子媛。半个多月时间,共为大庄捐款九千多元,按当时的人口计算人均三十多元;捐粮一万二千四百多斤其中小麦九千多斤,玉米三千多斤,人均四十多斤。当大庄的群众分到全乡人民给他们捐的粮食和现金时,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饱含着全乡人民深情厚谊的钱和粮,帮助大庄人度过了一个难关,也使他们感受到了兄弟般的情谊和大家庭的温暖。
终得广厦千万间
大庄人不仅粮食少,居住状况也非常差强制兽婚。由于经济收入低,加之路途遥远,运输费用高,大部分户住的是土坯房。土质以砂土为主,打不成院墙,大多数农户是篱笆墙。
大庄原来村里有学校,由于适龄儿童比较少,加之生活条件艰苦,留不住教师,村学随之撤销,学生上学要到相距三十里路的杨家寺上学。适龄儿童就地不能入学,上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和学生。
大庄人虽然十分贫穷,生活困难,但民风淳朴孟娇霞,心地善良。在这里没有嘈杂喧闹的人群,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也没有生意场的尔虞我诈,更没有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在这里你就能真正体验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生活。
二零一四年六月启动实施异地扶贫整村搬迁工程,搬迁安置点选址在田家庄侯家门村,距杨家寺村零点八公里,建设项目为一层砖混住房黄元申近况,辅助工程有围墙、大门、厕所等,所有工程于二零一六年全部竣工,二零一七年初交付农户使用。
望着鳞次栉比、白墙青瓦的住房,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大庄人的居住条件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住在新农村,信息灵通了,交通便捷了,就医不愁了,上学方便了,致富门路更广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大庄村的老人和孩子都搬进新农村后,他们把旧村很好地利用起来,借助有利的自然资源优势,继续发展规模养殖。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充分利用将近三百万平方米的天然草场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老庄里走出,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不到五分钟的车程,就可以饱览美丽的大庄草原邪御天娇。
在水泥路的终点下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砂粒路盘旋而上,站在高山之巅,才发现面前的山,一山更比一山高。此时,你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山外有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举目眺望,整个大地都被绿油油的牧草覆盖着,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在烟雨蒙蒙中,显得格外清新。刚刚经历过细雨洗礼的草原,更加翠绿欲滴,清香的野草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草原上各种各样的花儿松井爱莉,点缀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里,让草原变得五彩斑斓燕三娘。它们似乎是专门为我们的到来而绽放的,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那醉人的芳香不由人贪婪地做起了深呼吸。
草原的风也别有一番风韵,它不像冬天的风那么刺骨,更不像春天的风那么干燥。它吹绿了万物,吹开了野花。萋萋芳草随风摇拽,婀娜多姿,神韵十足。
白色的羊群在青山如黛的草原上蠕动着,像一把把珍珠撒在了绿色的绒毛毯上,晶莹剔透。
膘肥体壮的牛、马悠闲地摆着尾巴,津津有味地啃着青草;一个个小家伙时而撒腿狂奔,时而相互摩肩擦背,时而吮吸着妈妈的乳汁。风吹草动神秘的黄玫瑰,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正如北朝民歌中所描述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使我们没有完全欣赏够大庄草原的芳容。如果是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来到大庄草原,相信会别有一番景致。躺在绿地毯上,抬头仰望湛蓝如洗的天空,缓缓飘动的白云,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嗨起那首经久不衰的老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随行而来的游客或独自沉思,或驻足拍照英雄联盟中秋活动,或追逐嬉戏,或采吃野藨子,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欢快和娱乐,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蓝蓝的天空,飘动的白云,青青的牧草,盛开的花朵,奔驰的骏马,蠕动的羊群,如织的游人,飞扬的歌声,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置身于此景当中,一切世俗纷争,功名利禄,忧患得失都随风飘散,随雨沉淀。
在绿草如茵的山脚下,绿树掩映的村庄显得更加静美。这里曾经是大庄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大庄人灵魂的憩息之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一部分年轻人从大山深处走出,到南方或城市打拼;有一部分人正在新农村一边照顾孩子上学,一边租种着新农村周边农户的承包地,解决着口粮问题;还有一部分人仍然留守在村庄,发展着收入可观的规模养殖。
据大庄村的有关群众讲,他们村正在积极招商引资,计划建设大庄天然草原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内容包括截流水坝、垂钓池、农家乐、跑马场、蒙古包、农耕文化体验等休闲娱乐设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庄草原将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完善的旅游设施,笑迎八方来宾。
END
作者简介:
石居峰,网名自由飞翔。闲时记述陈年往事,权作消遣。